7月20日,科絲美詩2018下半年度化妝品科學研討會如約而至,這是科絲美詩自2017年6月首次發起科學研討會后第三次舉辦該會議。會議邀請了四位行業內頂尖的科學家到現場,與同行們分享化妝品研發領域的最新成果,尋找推動產品技術升級的秘密。包括歐萊雅、聯合利華、LG生活健康、資生堂、強生、上海家化、伽藍、百雀羚、上美、薇諾娜等在內的眾多國內外知名化妝品企業代表參與了此次研討會。
那么本次研討會邀請的行業大牛又帶來了怎樣的科研成果呢?這些高大上的成果又將與我們的日用化妝品發生怎樣的關聯?一起來了解吧!
1. 色彩研究洞悉消費者審美標準
來自韓國科學技術院色彩研究室的 Suk Hyeonjrong 教授以“光、色、美”為主題分享了她的最新研究成果:光的強度、色彩等參數微妙地影響著人眼對目標對象的判斷力,進而可以主導大腦對“美”的感知標準。例如:在男性眼中,暖調的黃光會讓女性看起來更溫柔,反之,冷調的紫色光源則能突出男性睿智成熟的一面。
Suk Hyeonjrong 教授所提出的感性照明理論實際上是由嚴謹的實驗數據得來的,她擅長從物理學上細微的差別,來探討感性層面的差異化。該項色彩研究的成果運用在化妝品領域,對如何提升彩妝表現力大有裨益,可以引導消費者選擇更適合自身的粉底或其他彩妝產品。
2. 新型表面活性劑更新產品體驗感
日本NIKKOL公司的研究者 Hashimoto Satoru 博士帶來了題為“以聚甘油脂肪酸酯、單烷基磷酸酯為中心的高純度表面活性劑自身組織體的構建與應用”的報告。NIKKOL公司研發團隊利用聚甘油脂肪酸酯(Diglycerol ester, DGPA)開發了新型表面活性劑,可形成特殊的逆六角型液晶結構(H2型液晶),相比于傳統的球形或片層膠束,H2型液晶結構可以使W/O乳液維持較高內相比,其參與合成的化妝品制劑膚感更佳。
3. 基因水平研究引導產品功能升級
從細胞和基因層面來研究人體皮膚調節系統也是近年來的熱點之一。法國SYNTMA 公司的Philippe Bedos 博士在現場分享了利用高質量成像的生物學評價方法觀測細胞活性的研究成果。據悉,該方法可以實時追蹤細胞內黑色素的變化規律,這對美白產品的開發意義重大。近年來,消費者對化妝品的功能需求更加多元化,例如:隨著環境的惡化,一些可以隔離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氣體、臭氧、PM2.5 粉塵顆粒的產品悄然問世,而這些產品的開發都離不開微觀層面的理論研究結果。
4. 抗衰老產品經久不衰
韓國東國大學的 Park Changseo 教授是皮膚屏障研究領域的專家,他講述了備受消費者青睞的功效成分—“神經酰胺”的發展歷史:“神經酰胺”存在于皮膚角質層中可以起到修復屏障、保濕、抗衰老和調節細胞生命周期等作用,伊麗莎白雅頓是最早將該成分引入到化妝品中的國際品牌,此后,關于“神經酰胺”抗衰老研究一直炙手可熱,而如何維持化妝品中所添加的“神經酰胺”活性以及促進皮膚對“神經酰胺”吸收則是Park Changseo 教授的研究重點之一。
化妝品研發領域內的熱點與難點課題也一直激勵著科絲美詩全球近 500 位研發人員為客戶設計有智慧、有溫度的產品,未來科絲美詩還將繼續關注領域內的基礎理論研究,為推動產業升級貢獻一份力!